关于股票的股票 史前时代以来的以色列历史(以色列独立战争为止)
富国达利纯债一年定开债发起式为债券型-长债基金,根据最新一期基金季报显示,该基金资产配置:无股票类资产,债券占净值比131.07%,现金占净值比0.71%。
兴银瑞益为债券型-长债基金,根据最新一期基金季报显示,该基金资产配置:无股票类资产,债券占净值比128.95%,现金占净值比0.96%。
阿瑟-西克(Arthur Szyk)1948 年创作的《以色列视觉史》。/ 阿瑟-斯齐克协会、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在非洲以外发现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解剖化石来自 12 万年前的以色列北部。
简介
以色列的历史涵盖南黎凡特地区,也被称为迦南、巴勒斯坦或圣地,是现代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的地理位置。该地区史前是重要的黎凡特走廊的一部分,见证了早期人类走出非洲的浪潮,约公元前 10 世纪出现了纳图菲文化,约公元前 2000 年随着迦南文明的发展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晚期被埃及附庸。在铁器时代,以色列王国和犹大王国建立,这两个王国是犹太教和撒玛利亚民族以及亚伯拉罕信仰传统起源的核心。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以色列土地曾受到不同政体的统治或控制,因此在历史上曾容纳过各种各样的民族。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和波斯帝国先后征服了该地区。希腊化时期,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朝争夺对该地区的控制权。
然而,随着哈斯摩尼王朝的建立,当地犹太人在被并入罗马共和国之前保持了一个世纪的独立。基督教出现后,在罗马帝国的影响下被希腊罗马世界所接受,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向新发现的基督徒转变,到公元 4 世纪,基督徒取代犹太人成为人口的主体。然而,在穆罕默德统治下,伊斯兰教在整个阿拉伯半岛得到巩固后不久,拜占庭基督教对以色列土地的统治就被 7 世纪阿拉伯人对黎凡特的征服所取代。
从 11 世纪到 13 世纪,作为十字军东征的一部分,以色列成为基督教和穆斯林军队间歇性宗教战争的中心。13 世纪,以色列国遭到蒙古人的入侵和征服,但在当地被马穆鲁克苏丹国击溃,并在其统治下一直持续到 16 世纪。马穆鲁克王朝最终被奥斯曼帝国击败,直到 20 世纪,该地区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
19 世纪末,犹太民族主义运动(即犹太复国主义)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作为该运动的一部分,犹太人从散居地返回以色列的人数有所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的西奈和巴勒斯坦战役导致奥斯曼帝国被瓜分。英国根据国际联盟的授权获得了该地区的控制权,即后来的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地。英国政府公开承诺建立犹太人家园。
阿拉伯民族主义反对这一计划,主张阿拉伯人对前奥斯曼帝国领土的权利,并试图阻止犹太人移民。因此,在英国管理的随后几十年里,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
1948 年,以色列《独立宣言》引发了 1948 年阿以战争,导致 1948 年巴勒斯坦人被驱逐和逃离,随后又引发了中东其他地区的犹太人移民潮。如今,全球约有 43% 的犹太人居住在以色列。1979 年,根据《戴维营协议》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1993 年,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署了《奥斯陆第一协定》,随后成立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1994 年,以色列与约旦签署了和平条约。
一、史前
Es Skhul 洞穴。/ 图片由 R Yeshurun 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在加利利海附近的乌贝迪亚发现了现代以色列境内最古老的早期人类证据,可追溯到 150 万年前[12]。其他族群包括距今 140 万年前的阿切莱恩工业、比扎特-鲁哈马族群和格舍-布特-雅科夫族群[13]。
在卡梅尔山地区的 el-Tabun 和 Es Skhul,[14] 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的遗骸,显示了该地区最长的地层记录,跨越了 60 万年的人类活动,[15] 从旧石器时代下叶一直延续至今,代表了大约 100 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在非洲以外发现的最古老的现代人解剖化石是斯库尔人和卡夫泽人,他们生活在 12 万年前的以色列北部。
迦南
迦南人雕塑,展示了一只狮子和一只雌狮在嬉戏。贝特谢安,公元前 14 世纪。/ 以色列博物馆 Carole Raddato 供图,维基共享资源
迦南人在青铜时代中期(公元前 2100-1550 年)就有了考古证据。城市往往被巨大的土方工程所包围,从而形成了今天该地区常见的考古遗迹。青铜时代中晚期,迦南人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定居,他们与迦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此期间,起源于迦南/亚细亚的王朝希克索斯人统治了下埃及的大部分地区,直到公元前 16 世纪才被推翻[20]。
公元前 1457 年,埃及军队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的指挥下,在美吉多战役中击败了由卡迪斯国王领导的迦南诸侯国叛乱联盟。
迦南时期的大门,泰勒丹。/照片:Hanay,维基共享资源
青铜时代晚期,中东出现了文明崩溃时期,[22] 迦南陷入混乱,埃及的控制结束。[23][24] 有证据表明,哈琐、拜特谢安、米吉多、埃克隆、伊斯都德和阿斯卡隆等城市中心遭到破坏或摧毁。 [25] 此时出现了两个群体,他们与铁器时代的过渡有关(他们使用的铁制武器/工具比早期的青铜器更好):从爱琴海世界迁徙到南部海岸定居的海人,尤其是非利士人,以及定居点遍布高地的以色列人。
二、古代以色列和犹大
1、早期以色列人(铁器时代 I)
梅内普塔石碑。根据主流考古学,它代表了历史记录中 "以色列 "这一名称的首次出现。/图片来源:Olaf Tausch,埃及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关于以色列(ysrỉꜣr)这个民族名称的最早记录证据出现在埃及的《梅内普塔石碑》(Merneptah Stele)中,该石碑是约公元前 1209 年为法老梅内普塔(拉美西斯二世之子)所立,上面写道:"以色列已被废弃,他的后裔没有了"[26]。
考古证据表明,在铁器时代早期,约旦河两岸的迦南高地上建立了数百个小村庄,主要集中在耶路撒冷以北的撒玛利亚。这些村庄的人口多达 400 人,在很大程度上自给自足,以放牧、种植谷物、种植葡萄和橄榄为生,并进行一些经济交流[29]。陶器朴素,没有装饰。
现代学者认为,以色列人及其文化是从迦南人及其文化中分化出来的,发展出了以民族神耶和华为中心的独特的一神教,后来又发展出了一神教。麦克纳特认为,"或许可以认为,在铁器时代 I 的某个时期,一个民族开始将自己定位为'以色列人'",通过禁止通婚、重视家族历史和家谱以及宗教等标志将自己与迦南人区分开来。
非利士人的烹饪工具、猪肉在他们饮食中的盛行以及当地制造的迈锡尼陶器--后来演变成了双铬非利士陶器--都证明了他们的外来血统。他们的城市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这些发现都表明这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
2、以色列和犹大(铁器时代 II)
泰勒丹石碑中最早提到了大卫家族。/照片:Oren Rozen,以色列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公元前 10 世纪,以色列王国犹大和以色列兴起。希伯来圣经》记载,在这两个王国之前,有一个由扫罗、大卫和所罗门统治的单一王国,据说所罗门建造了第一圣殿。
耶路撒冷大卫城的阶梯石结构。/ 伊恩-斯科特(Ian Scott)拍摄,维基共享资源
考古学家们一直在争论统一君主制是否存在过,支持这种政体存在的人又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圣经》记载的最大政体论者,另一派是认为任何这种政体都可能比传说中的要小的最小政体论者。
Khirbet Qeiyafa 是一座 10 世纪早期的碉堡城市,俯瞰以拉河谷,学者们将其与大卫王国联系在一起。/图片由 ZeevStein 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一致认为,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大约在公元前 900 年就已存在,而犹大王国大约在公元前 850 年就已存在。
以色列王国在两个王国中较为繁荣,并很快发展成为地区强国;在奥姆里德王朝时期,它控制了撒玛利亚、加利利、约旦河谷上游、沙龙和外约旦的大部分地区。 首都撒玛利亚是黎凡特最大的铁器时代建筑之一的所在地。
在欧姆里将首都定在撒玛利亚之前,以色列王国的首都曾在示剑、佩努埃尔和提尔撒之间迁移,王室的继承权往往通过军事政变来解决。犹大王国的规模较小,但比较稳定;大卫王朝统治了王国四个世纪,首都一直在耶路撒冷,控制着犹大山脉、谢菲拉的大部分地区和内盖夫北部的贝尔谢巴山谷。
以色列王国和犹大王国。/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公元前 854 年,根据亚述的记录(库尔赫巨石),以色列的亚哈与阿拉姆-大马士革的本-哈达德二世结盟,成功击退了亚述人的入侵,并在卡尔卡尔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圣经》中没有关于亚哈和本-哈达之间冲突的记载[52]。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在迪班发现的摩押石碑 Mesha Stele,现藏于卢浮宫。在这块石碑中,摩押王梅沙讲述了摩押神凯摩什如何对他的人民发怒,如何让他们臣服于以色列王国,但凯摩什终于回来了,并帮助梅沙摆脱了以色列的枷锁,恢复了摩押的土地。它提到了以色列国王欧米,提到了耶和华神,可能还包含了对大卫家族的早期提及。
新亚述帝国领土最广阔的时期。/地图:Ningyou,维基共享资源
约公元前 732 年,亚述的提格拉特-皮莱塞三世入侵以色列。[55] 约公元前 720 年,以色列王国在对首都撒玛利亚的长期围攻后落入亚述人之手。[56] 亚述萨尔贡二世的记录显示,他攻占了撒玛利亚,并将 27,290 名居民驱逐到美索不达米亚。 [57] 沙尔马尼塞很可能攻占了这座城市,因为《巴比伦编年史》和《希伯来圣经》都将以色列的灭亡视为其统治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撒玛利亚人声称自己是古撒玛利亚以色列人的后裔,他们没有被亚述人驱逐。
西罗亚碑文细节。/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西罗亚碑文是施工队留下的用希伯来语书写的匾额,于 19 世纪 80 年代在隧道中被发现,如今由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收藏。
在希西家统治期间,萨尔贡的儿子西拿基立曾试图攻占犹大,但没有成功。亚述的记录显示,森纳赫里布夷平了 46 座有城墙的城市,并围攻耶路撒冷,在收到大量贡品后离开。
"希西家......犹大王"--耶路撒冷出土的用古希伯来字母书写的皇家印章。/照片由 Rubén Betanzo S.拍摄,维基共享资源
据信,这一时期有四位不同的 "先知 "的著作:
以色列的何西阿和阿摩司,犹大的弥迦和以赛亚。这些人主要是社会批评家,他们警告亚述的威胁,并充当宗教代言人。他们行使某种形式的言论自由,并可能在以色列和犹大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和政治作用。他们敦促统治者和普通民众坚持上帝意识的道德理想,将亚述的入侵视为因道德失范而导致的对集体的神罚。
约西亚王(公元前 641-619 年)时期,《申命记》被重新发现或写成。约书亚记》和《列王记》中关于大卫和所罗门王权的记载被认为是同一作者所写。这些书被称为《申命记》,被认为是犹大一神教兴起的关键一步。这些书的出现正值亚述因巴比伦的出现而衰弱之时,可能是对书写前口头传统文本的一种承诺。
4、巴比伦时期(公元前 587-538 年)
流亡者前往巴比伦的路线。/ 地图由 Key maker 制作,维基共享资源
公元前 7 世纪末,犹大成为新巴比伦帝国的附庸国。公元前 601 年,犹大的约雅金不顾先知耶利米的强烈抗议,与巴比伦的主要对手埃及结盟。作为惩罚,巴比伦人于公元前 597 年围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城投降。尼布甲尼撒劫掠了耶路撒冷,并将国王耶和雅钦和其他重要公民驱逐到巴比伦;他的叔叔西底家即位为国王。
公元前 587 年或 586 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了耶路撒冷,摧毁了第一圣殿,并将城市夷为平地,犹大王国被废除,许多公民被流放到巴比伦。以前的犹大领土成为巴比伦的一个省,称为耶户(Yehud),其中心位于被摧毁的耶路撒冷以北的米斯巴(Mizpah)[74]。[74] 在巴比伦的废墟中发现了描述约雅斤国王口粮的石碑。他最终被巴比伦人释放。根据《圣经》和《塔木德经》,大卫王朝继续作为巴比伦犹太人的首领,被称为 "Rosh Galut"(流放者或流放者首领)。阿拉伯和犹太人的资料显示,Rosh Galut 在现在的伊拉克又延续了 1500 年,直到 11 世纪才结束。
三、第二圣殿时期
1、波斯时期(公元前 538-332 年)
耶胡德银币正面。/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公元前 538 年,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居鲁士大帝征服了巴比伦并接管了其帝国。居鲁士发布公告,给予所有被巴比伦人征服的民族以宗教自由(见居鲁士圆柱)。根据《圣经》记载,流亡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包括由所罗巴伯率领的 50,000 犹大人,返回犹大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第二圣殿随后于约公元前 515 年完工。[77] 第二批 5000 人在以斯拉和尼希米的带领下于公元前 456 年返回犹大。第一批人由波斯国王授权执行宗教规则,第二批人则拥有总督的身份,并肩负着修复城墙的皇家使命[78]。直到公元前 332 年,犹大一直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一个省,称为耶户。
托拉》(《圣经》前五卷)的最终文本被认为是在波斯时期(可能是公元前 450-350 年)写成的。回国的以色列人采用了他们从巴比伦带回的阿拉姆文字(又称阿舒里字母),这就是现在的希伯来文字。希伯来历法与巴比伦历法非常相似,很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约公元前 375-332 年在波斯耶胡德省铸造的银币(gerah)。正面:头戴王冠的大胡子,可能代表波斯大王。背面 猎鹰面朝前方,头向右,张开翅膀;右侧为古希伯来文 YHD。/维基共享资源,古典钱币小组提供
《圣经》描述了回归者(第一圣殿时期的精英)和留在犹大的人之间的紧张关系。[82] 回归者可能在波斯君主的支持下成为大地主,而牺牲了留在巴勒斯坦耕种土地的人的利益,他们反对建立第二圣殿反映了他们担心被排斥在崇拜之外会剥夺他们的土地权。犹大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神权国家,由世袭的大祭司和波斯人任命的总督(通常是犹太人)统治,总督负责维持秩序并监督贡品的缴纳。
波斯人在埃及阿斯旺附近的象岛(Elephantine Island)驻扎了一支犹大军队。20 世纪初,发现了 175 份记录该社区活动的纸莎草纸文件,其中包括 "逾越节纸莎草纸",这是一封指导驻军如何正确举办逾越节的信件。
2、希腊化时期(公元前 333-64 年)
公元前 332 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该地区,这是他对波斯帝国作战的一部分。公元前 322 年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将军们瓜分了帝国,犹太成为塞琉古帝国和埃及托勒密王国之间的边境地区。希腊统治者普遍尊重犹太文化并保护犹太机构。[87][88] 犹大由以色列大祭司作为希腊附庸世袭统治。[89] 然而,该地区经历了希腊化进程,加剧了希腊人、希腊化犹太人和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些紧张局势升级为争夺大祭司职位和圣城耶路撒冷的权力斗争[90]。
安提阿哥四世-埃皮法内斯(Antiochus IV Epiphanes)为圣殿举行了祝圣仪式,禁止犹太人的习俗,并强行将希腊化的规范强加给犹太人,几个世纪以来在希腊化控制下的宗教宽容就此结束。公元前 167 年,哈斯摩尼家族的犹太祭司马塔西亚斯杀死了一名希腊化的犹太人和一名在莫迪因参与祭祀希腊诸神的塞琉古官员,马加比起义爆发。他的儿子犹大-马卡比(Judas Maccabeus)在数次战役中击败了塞琉古王朝,并于公元前 164 年攻占耶路撒冷,恢复了圣殿崇拜,犹太教的汉努卡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一事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犹大死后,他的兄弟乔纳森-阿普斯(Jonathan Apphus)和西蒙-塔西(Simon Thassi)利用塞琉古帝国因内部不稳定和与帕提亚人的战争而衰落的机会,并通过与崛起的罗马共和国建立联系,在犹太建立并巩固了一个附庸哈斯摩尼国家。哈斯蒙尼领导人约翰-希尔卡努斯获得了独立,使犹太的领土扩大了一倍。他控制了伊都迈亚,并在那里让以东人皈依犹太教,还入侵了西索波利斯和撒玛利亚,并在那里拆毁了撒玛利亚神庙。
在他的儿子、国王亚里斯托布鲁斯一世(Aristobulus I)和亚历山大-詹尼厄斯(Alexander Jannaeus)的统治下,哈斯摩尼王朝的犹太成为了一个王国,其领土不断扩大,现在还包括沿海平原、加利利和外约旦的部分地区。
在哈斯蒙尼王朝的统治下,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神秘的爱色尼人成为犹太人的主要社会运动。法利赛人圣人西缅-本-舍塔克(Simeon ben Shetach)被认为建立了第一批以聚会所为基础的学校[98],这是拉比犹太教兴起的关键一步。詹尼厄斯的遗孀、王后萨洛米-亚历山德拉于公元前 67 年去世后,她的儿子希尔卡努斯二世和阿里斯托布鲁斯二世为争夺继承权展开了内战。冲突双方请求庞培为他们提供援助,这为罗马接管王国铺平了道路。
3、罗马早期(公元前 64 年-公元前 2 世纪)
《圣殿卷轴》的部分内容,《死海卷轴》之一,由埃森尼人撰写。/ 以色列博物馆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公元前 64 年,罗马将军庞培征服了叙利亚,并介入了耶路撒冷的哈斯摩尼内战,恢复了希尔卡努斯二世的大祭司职位,使犹太成为罗马的附庸国。在公元前 47 年围攻亚历山大城期间,希尔卡努斯二世派出的、由安提帕特指挥的 3000 名犹太军队拯救了凯撒大帝及其门徒克利奥帕特拉的生命,凯撒封安提帕特的后裔为犹太国王。希律王大大扩建了圣殿(见希律王的圣殿),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之一。
此时,犹太人占整个罗马帝国人口的 10%之多,在北非和阿拉伯有很大的犹太人社区。
公元 6 年,奥古斯都废黜了最后一位犹太国王希律-阿切劳斯,任命了一位罗马总督,使犹太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加利利的犹大(Judas of Galilee)领导了一场反对罗马征税的小规模起义,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希腊罗马人和犹大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主要是有人试图在犹太教堂和犹太圣殿里放置卡里古拉皇帝的肖像。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这一要求在犹太人的传统中逐渐根深蒂固[104]。[105] 第二圣殿时期的后期社会动荡,宗教动乱,弥赛亚的期望充斥着整个氛围。
4、犹太人与罗马人的战争
罗马的提图斯拱门(Arch of Titus)描绘了公元 70 年罗马庆祝耶路撒冷陷落的胜利场面。/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西元 66 年,由于罗马总督的镇压统治、富裕贵族与贫困大众之间日益增长的敌意、犹太人与异教徒在混合城市中的冲突以及罗马宗教与犹太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第一次犹太罗马战争(西元 66-73 年)爆发了。最终,罗马军队在未来的皇帝维斯帕先和他的儿子提图斯的指挥下围攻并逐一摧毁了犹太人的主要据点,包括约德法特城、加姆拉城和马萨达要塞。公元 70 年,经过五个月的残酷围攻,耶路撒冷和第二圣殿被彻底摧毁。
起义的失败对人口、神学、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起义期间,许多犹太人在战斗和围攻中丧生,相当一部分人口被驱逐出境或流离失所。犹太教以圣殿为基础的教派,最著名的是撒都该派,已不复存在。由约查南-本-扎凯(Yochanan ben Zakai)领导的法利赛人获得了罗马人的许可,在亚夫内建立了一所学校。他们的教义成为拉比犹太教的基础、礼仪和仪式,最终成为犹太教的主流形式。
从 115 年到 117 年,罗马帝国各地的紧张局势和对犹太人的攻击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犹太反罗马起义,史称基托斯战争。利比亚、埃及、塞浦路斯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犹太人与罗马作战。在这场冲突中,双方都遭到了大规模的屠杀。塞浦路斯人口锐减,新移民被引进,犹太人被禁止居住在那里。
公元 132 年,爆发了巴-科赫巴起义。这次起义由一位名叫西蒙-巴-科赫巴的犹太人领导,他以纳西身份执政,被当时的一些拉比视为期待已久的弥赛亚。根据巴-科赫巴起义的钱币,独立的犹太国被命名为 "以色列"。有人认为,起义期间召开的拉比会议决定了哪些书籍可被视为希伯来圣经的一部分;犹太教启示录和基督教书籍被排除在外[117]。这一时期的一位拉比西缅-巴-约凯被认为是卡巴拉思想的基础文本《索哈》的作者。然而,现代学者认为它是在中世纪的西班牙写成的。
基督徒拒绝参加起义,从此犹太人将基督教视为一个独立的宗教。
巴-科赫巴起义最终被哈德良皇帝亲自镇压,损失惨重。据卡西乌斯-迪奥(Cassius Dio)在起义后的一个世纪写道:"犹太人 50 个最重要的前哨和 985 个最著名的村庄被夷为平地。58万人在各种袭击和战斗中被杀,死于饥荒、疾病和火灾的人数更是难以计数,因此几乎整个犹太都成了荒凉之地。虽然学者们对这些数字是否准确存在争议,但考古调查和发掘似乎证实了卡西乌斯-迪奥的说法,即犹大地区大部分人口灭绝。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与第一次犹太-罗马战争的后果不同,犹太地区在巴-科赫巴起义后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犹太人被杀害、流放或被卖为奴隶。
起义前后,犹太省(Iudaea)改名为叙利亚帕拉斯提纳。[121][122][123][124][125]然而,这种说法没有任何证据,近年来也受到了学者们的争议。[126][127][128][129] 没有其他起义导致一个省被重新命名。
四、罗马晚期和拜占庭时期
1、罗马晚期(公元 136-390 年)
131]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更多的犹太人离开了犹太人散居地,尤其是在巴比伦和阿拉伯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型犹太社区。
还有一些犹太人留在了以色列,那里的精神和人口中心从人口减少的朱迪亚转移到了加利利。犹太人还继续留在希伯伦山南部、艾因盖迪和沿海平原。《米示拿》和《耶路撒冷塔木德经》是拉比讨论的巨著,于公元 2 世纪至 4 世纪在太巴列和耶路撒冷编纂。
起义后,异教徒(包括来自叙利亚、腓尼基和阿拉伯等邻近省份的移民)渗透了犹太农村地区,而Aelia Capitolina、其邻近地区和行政中心现在则居住着来自帝国西部的罗马退伍军人和定居者。
罗马人允许希勒尔家族世袭的拉比牧首(称为 "纳西")代表犹太人与罗马人打交道。犹大-纳西(Judah ha-Nasi)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编纂了《米示拿》(Mishnah)的最终版本,这是一部庞大的犹太口头传统集。他还强调教育在犹太教中的重要性,要求将不识字的犹太人视为弃儿。这可能是导致一些不识字的犹太人皈依基督教的原因之一。[141] 犹太神学院,如舍法拉姆(Shefaram)和贝特谢林(Bet Shearim)的神学院,继续培养学者。其中的佼佼者成为犹太公会的成员,[142] 犹太公会最初位于塞普霍利斯,后来位于提比哩亚。
在加利利,发现了许多可追溯到这一时期的犹太教会堂,在拜特谢阿里姆发现了犹太公会领导人的墓地。 [3 世纪时,罗马帝国面临经济危机,征收重税以资助帝国继承战争。这种情况促使更多的犹太人从叙利亚帕拉斯蒂纳迁移到环境更为宽容的萨珊帝国;在那里,一个拥有重要塔木德学院的犹太社区在巴比伦尼亚蓬勃发展,与帕拉斯蒂纳的塔木德学院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关系。
4 世纪初,君士坦丁皇帝将君士坦丁堡定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并将基督教定为公认的宗教。他的母亲海伦娜前往耶路撒冷朝圣(326-328 年),并领导修建了耶稣诞生教堂(耶稣在伯利恒的诞生地)、圣墓教堂(耶稣在耶路撒冷的埋葬地)和其他重要教堂,这些教堂现在依然存在。耶路撒冷的名称恢复为 Aelia Capitolina,成为一座基督教城市。犹太人仍被禁止居住在耶路撒冷,但被允许参观被毁坏的圣殿遗址并在那里做礼拜。[148] 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基督徒致力于铲除 "异教",导致古典罗马传统被破坏,圣殿被铲除。
2、拜占庭时期(公元 390-634 年)
赫拉克留斯将真十字架送回耶路撒冷,15 世纪米格尔-希梅内斯的画作。/萨拉戈萨博物馆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公元 390 年,罗马帝国分裂,该地区成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在拜占庭的统治下,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及其非犹太人口被基督教所征服,基督教最终成为该地区的主流宗教。圣地的存在吸引了基督教朝圣者,其中一些人选择定居下来,促进了基督教多数派的崛起。基督教当局鼓励这种朝圣运动,并侵占土地,在与《圣经》故事相关的地点建造宏伟的教堂。此外,僧侣们还在异教徒居住区附近建立修道院,鼓励当地异教徒改变信仰。
拜占庭时期,犹太人在该地区的人数减少,据说犹太人在四世纪时失去了在巴勒斯坦占多数的地位。虽然犹太教仍然是唯一被容忍的非基督教宗教,但对犹太人的限制逐渐增多,禁止建造新的礼拜场所、担任公职或拥有基督教奴隶。
425 年,最后一位纳西加姆利尔六世去世后,纳西办公室和犹太公会被正式废除,犹太学校的地位也被削弱。巴比伦的犹太中心逐渐填补了领导层的空白,在拜占庭时期之后的几代人中,巴比伦犹太中心一直在犹太世界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
公元 5 世纪和 6 世纪,该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反对拜占庭统治的撒玛利亚人起义。虽然人们承认拜占庭时期有一些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皈依了基督教,但可靠的历史记录非常有限,而且只涉及个人而非整个社区。
611 年,萨珊波斯统治者霍斯洛二世入侵拜占庭帝国。他得到了提比哩亚的本杰明招募的犹太战士的帮助,于 614 年攻占了耶路撒冷[156]。也门的犹太希米亚王国可能也提供了支持。尼希米-本-胡希尔被任命为耶路撒冷总督。当时的基督教历史学家声称犹太人屠杀了城中的基督徒,但没有考古证据证明他们屠杀了基督徒,因此现代历史学家对他们的说法提出了质疑。拜占庭重返巴勒斯坦后,赫拉克留屠杀了加利利和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同时再次禁止犹太人进入耶路撒冷。
五、早期穆斯林时期
圣殿山鸟瞰图
圣殿山鸟瞰图,中间是岩石圆顶,南面是阿克萨清真寺。/照片由 Godot13 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635 年,阿拉伯军队在欧麦尔-伊本-卡塔布(ʿUmar ibn al-Khaṭṭāb)的指挥下征服了黎凡特,黎凡特成为拉希顿哈里发的比拉德沙姆省(Bilad al-Sham)。在巴勒斯坦建立了两个军区--菲拉斯汀军区(Jund Filastin)和乌尔敦军区(Jund al-Urdunn)。一个名为拉姆拉的新城市被建成了费拉斯廷军团的穆斯林首府,而太巴列则成为了乌尔敦军团的首府。拜占庭禁止犹太人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禁令结束了。
661 年,穆阿维叶在耶路撒冷加冕为哈里发,成为(以大马士革为基地的)倭马亚王朝的第一位哈里发。691 年,倭马亚王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Abd al-Malik,685-705 年)在圣殿山上建造了岩石圆顶圣殿,两座犹太教神庙曾坐落于此。第二座建筑阿克萨清真寺也于 705 年建在圣殿山上。这两座建筑都是在 10 世纪的一系列地震后重建的。
750 年,阿拉伯人对非阿拉伯穆斯林的歧视导致了阿拔斯王朝革命,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取代,哈里发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巴格达作为首都。
这一时期被称为伊斯兰黄金时代,阿拉伯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巴格达则是最大、最富有的城市。整个地区的阿拉伯人和少数民族都很繁荣,科学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有过挫折: 8 世纪,哈里发欧麦尔二世颁布了一项法律,要求犹太人和基督徒穿戴识别服装。犹太人必须在脖子上和帽子上佩戴黄星,基督教徒必须佩戴蓝星。服装规定产生于阿拉伯统治的压迫时期,其目的更多是为了羞辱而非迫害非穆斯林。伊斯兰统治者向所有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不缴纳人头税的人可能会被监禁,甚至更糟。
982 年,开罗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阿齐兹-比拉征服了该地区。法蒂玛王朝是什叶派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伊斯玛仪派的信徒,自称是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的后裔。大约在 1010 年,圣墓教堂(据说是耶稣的埋葬地)被法蒂玛哈里发哈基姆摧毁,十年后,哈基姆松口并出资重建教堂。1020 年,哈基姆宣称自己具有神的地位,新形成的德鲁兹宗教赋予了他弥赛亚的地位。
人口变化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该地区的人口急剧下降,从罗马和拜占庭时期的约 100 万降至奥斯曼帝国早期的约 30 万。伴随人口下降的是缓慢的伊斯兰化进程,这是非穆斯林人口外逃、穆斯林移民和当地人皈依伊斯兰教的结果。剩余人口中的大多数属于最底层阶级。虽然阿拉伯征服者本身在征服后离开了该地区并迁往其他地方,但阿拉伯部落在征服前后在该地区的定居也促进了伊斯兰化。
在伊斯兰教早期,许多属于拜占庭上层阶级的基督徒和撒玛利亚人从沿海城市迁往仍在拜占庭控制下的叙利亚北部和塞浦路斯,其他人则逃往中部高地和外约旦。因此,曾经是与拜占庭世界其他地区相连接的重要经济中心的沿海城市的大部分居民都被迁走了。其中一些城市--如阿什凯隆、阿克里、阿尔苏夫和加沙--现在已成为坚固的边境城镇,被穆斯林居民重新安置,并发展成为重要的穆斯林中心。撒玛利亚地区也经历了伊斯兰化的过程,这是撒玛利亚人皈依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涌入该地区的结果。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强迫皈依,也不可能证明吉扎税对这种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168]。
据认为,749 年的地震加速了这一进程,因为地震导致更多的犹太人、基督徒和撒玛利亚人移居到散居地,同时也留下了一些人留在遭受破坏的城市和贫穷的村庄,直到他们皈依伊斯兰教。 [133] 历史记录和考古证据表明,在阿拔斯王朝和图伦王朝统治时期,许多撒玛利亚人在经历了干旱、地震、宗教迫害、重税和无政府状态等严重困难后皈依了伊斯兰教。在此期间,撒玛利亚人的人口急剧减少,农村的撒玛利亚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在纳布卢斯和凯撒利亚以及开罗、大马士革、阿勒颇和萨雷普塔保留了小规模的城市社区。
六、十字军东征和蒙古人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9 年)期间围攻耶路撒冷的绘画。/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1095 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基督徒发动圣战,从穆斯林统治下夺回耶路撒冷。为响应这一号召,基督徒于同年发动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这是一场旨在夺回圣地的军事行动,最终于 1099 年成功围攻并征服了耶路撒冷。同年,十字军征服了拜特谢安和太巴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们在意大利城邦舰队的支持下攻占了沿海城市,将这些沿海港口建成了十字军统治该地区的重要据点。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十字军在黎凡特建立了几个国家,其中耶路撒冷王国(Regnum Hierosolymitanum)在这些国家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享有特殊的地位。当地人口主要由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组成,而十字军仍是少数,他们依靠当地人耕种土地。该地区修建了许多坚固的城堡和要塞,但建立永久性欧洲村落的努力并不成功。
1180 年左右,外约旦统治者沙蒂永的雷纳德(Raynald of Châtillon)与阿尤布苏丹萨拉丁(Salah-al-Din)的冲突日益加剧,导致十字军在 1187 年的哈廷战役(位于太巴列上方)中失败。萨拉丁得以和平攻占耶路撒冷,并征服了前耶路撒冷王国的大部分地区。萨拉丁的御医是迈蒙尼德,他是西班牙科尔多瓦的阿尔莫哈德(穆斯林)迫害的难民,在那里,所有非穆斯林宗教都被禁止。
基督教世界对耶路撒冷失守的回应是 1190 年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经过漫长的战斗和谈判,狮心王理查德和萨拉丁于 1192 年签订了《雅法条约》,根据该条约,基督徒可以自由前往圣地朝圣,而耶路撒冷仍由穆斯林统治。 [173] 1229 年,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与阿尤布王朝苏丹卡米尔签订的条约的一部分,耶路撒冷和平回归基督教控制,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就此结束。 [174] 1244 年,耶路撒冷遭到赫瓦尔兹米亚鞑靼人的洗劫,他们消灭了城中的基督徒,赶走了犹太人,并将城市夷为平地。
七、马穆鲁克时期
1250-1382 年的巴赫瑞-马穆鲁克王朝。/ 阿拉伯联盟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1258 年至 1291 年间,该地区是蒙古入侵者(偶尔是十字军盟友)和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之间的边界。冲突导致国家贫困,人口锐减。在埃及,一个被称为马穆鲁克的奴隶武士种姓逐渐控制了王国。马穆鲁克人大多来自土耳其,他们从小被买来,然后接受战争训练。他们是备受珍视的战士,使统治者摆脱了本地贵族的控制。在埃及,他们在十字军入侵(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失败后控制了王国。
埃及的第一位马穆鲁克苏丹库图兹在艾因哈罗德附近的艾因贾鲁特战役("歌利亚之泉")中击败了蒙古人,结束了蒙古人的进攻。他被自己的一位将军拜巴尔斯暗杀,拜巴尔斯随后消灭了十字军的大部分前哨基地。
马穆鲁克人统治巴勒斯坦直到 1516 年,将其视为叙利亚的一部分。在希伯伦,犹太人被禁止在始祖墓穴(犹太教的第二圣地)做礼拜;他们只能进入墓穴内的 7 级台阶[176],直到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控制了约旦河西岸,禁令依然有效。
马穆鲁克人延续了阿尤布王朝的政策,做出了摧毁沿海地区的战略决策,并使从北部的提尔到南部的加沙等许多城市陷入荒芜。港口被摧毁,各种材料被倾倒,使其无法使用。目的是防止来自海上的攻击,因为人们担心十字军会卷土重来。这对这些地区产生了长期影响,几个世纪以来这些地区一直人烟稀少。当时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随着 1492 年西班牙驱逐犹太人和 1497 年葡萄牙曼努埃尔一世迫害犹太人和穆斯林,许多犹太人向东迁移,其中一些人决定在马穆鲁克巴勒斯坦定居。因此,当地的犹太社区经历了巨大的复兴。塞法尔德犹太人的涌入始于 15 世纪马穆鲁克统治时期,一直持续到 16 世纪,尤其是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后。作为城市居民,大多数塞法迪犹太人喜欢定居在城市地区,主要是在萨菲德,但也有在耶路撒冷的,而穆斯塔阿比社区则占村民犹太人的大多数。
八、奥斯曼时期
概况
在马穆鲁克王朝时期,该地区是叙利亚的一个省。1516-17 年,土耳其苏丹塞利姆一世征服了该地区,在随后的四个世纪中,该地区一直是奥斯曼叙利亚省的一部分,最初是大马士革 Eyalet,后来成为叙利亚 Vilayet(1864 年 Tanzimat 重组之后)。
旧犹太人区
16 世纪萨菲德拉比约瑟夫-卡罗(Joseph Karo),犹太法律书籍的作者。/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随着奥斯曼帝国征服后条件的改善,在马穆鲁克统治时期就已开始的逃离天主教欧洲的犹太人移民活动仍在继续,流亡的塞法迪犹太人很快涌入该地区的犹太人社区。
1558 年,苏莱曼的继任者塞利姆二世(1566-1574 年)将太巴列的控制权交给了 Doña Gracia Mendes Nasi,她是欧洲最富有的女性之一,也是从宗教裁判所逃出来的。她鼓励犹太难民在该地区定居,并建立了一家希伯来语印刷厂。萨菲德成为了卡巴拉研究中心。纳西夫人的侄子约瑟夫-纳西(Joseph Nasi)被任命为太巴列总督,他鼓励犹太人从意大利定居下来。
1660 年,德鲁兹人的权力斗争导致萨菲德和提比利亚被毁 18 世纪末,当地的阿拉伯酋长查希尔-乌马尔在加利利建立了一个事实上独立的酋长国。奥斯曼帝国试图征服酋长的努力失败了,但在查希尔死后,奥斯曼帝国恢复了对该地区的统治。
1799 年,拿破仑短暂占领了这个国家,并计划发布一项公告,邀请犹太人建国。1831 年,离开帝国并试图使埃及现代化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征服了奥斯曼帝国的叙利亚,并实行征兵制,导致了阿拉伯起义[186]。
耶路撒冷 Kerem Avraham 居民区的犹太工人(约 1850 年代)。/ 哈佛图书馆犹太复国主义中央档案馆大卫-B-凯丹数字图像收藏提供
1838 年,德鲁兹人再次起义。1839 年,摩西-蒙特菲奥里(Moses Montefiore)在埃及会见了穆罕默德-帕夏(Muhammed Pasha),并签署了一份在奥斯曼叙利亚的大马士革 Eyalet 建立 100-200 个犹太村庄的协议。1844 年,犹太人是耶路撒冷最大的人口群体。到 1896 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占绝对多数,但巴勒斯坦的总人口中,穆斯林占 88%,基督徒占 9%。
九、犹太复国主义的诞生
1882 年至 1903 年间,约有 35000 名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史称 "第一次大迁徙"。世界上有一半的犹太人生活在俄罗斯帝国,他们被限制在居住区生活。19 世纪 80 年代初的严重大屠杀和法律镇压导致 200 万犹太人从俄罗斯帝国移民。其中 150 万人移居美国。热门目的地还有德国、法国、英国、荷兰、阿根廷和巴勒斯坦。
"俄罗斯 "犹太人成立了 Bilu 和 Hovevei Zion("锡安爱好者")运动,目的是在巴勒斯坦定居。1878 年,"俄罗斯 "犹太移民建立了 Petah Tikva 村,1882 年又建立了 Rishon LeZion。现有的 Ashkenazi-Jewish 社区集中在四大圣城,极为贫穷,依靠国外团体的捐助(halukka),而新的定居点是小型农业社区,但仍然依靠法国男爵埃德蒙-詹姆斯-德-罗斯柴尔德的资助,他试图建立盈利企业。许多早期移民因找不到工作而离开,但尽管问题重重,更多的定居点还是出现了,社区也不断扩大。1881 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也门后,大批也门派犹太人也移民到了巴勒斯坦,他们往往是受救世主主义的驱使。
1896 年,西奥多-赫茨尔出版了《犹太国家》(Der Judenstaat)一书,他在书中宣称,解决欧洲日益严重的反犹太主义(即所谓的 "犹太人问题")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犹太国家。1897 年,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宣布其目标是 "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由公法保障的犹太人家园"[194]。
1904 年至 1914 年间,约 40,000 名犹太人在现在被称为以色列的地区定居下来(第二次大迁徙)。1908 年,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雅法成立了巴勒斯坦局(又称 "以色列办事处"),并开始采取系统的犹太人定居政策。[195] 1909 年,雅法居民在城墙外购买了土地,并建立了第一个完全讲希伯来语的城镇--Ahuzat Bayit(后更名为特拉维夫)。
1915-1916 年,青年土耳其人塔拉特-帕夏(Talaat Pasha)强迫约一百万亚美尼亚基督徒离开他们在土耳其东部的家园,向南穿越叙利亚,这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亚美尼亚种族灭绝。据估计,死亡人数约为 70 万。数十万人被迫皈依伊斯兰教。一个幸存者社区在耶路撒冷定居,其中一人发明了现在具有标志性的亚美尼亚陶器。
十、第一次世界大战
敌占区管理局,1918 年。/维基共享资源 SPQR10 提供的地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多数犹太人支持德国人,因为他们正在与被视为犹太人主要敌人的俄国人作战。在英国,政府出于各种原因寻求犹太人对战争努力的支持,其中包括对奥斯曼帝国青年土耳其人运动中 "犹太势力 "的反犹太主义看法。
英国政府,包括首相劳合-乔治,已经对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表示同情。 [1917 年 4 月,雅法和特拉维夫的所有居民(包括穆斯林)都被下达了驱逐令,受影响的犹太人在 1918 年英国征服叙利亚南部并将土耳其人赶出叙利亚之前无法返回。
一年前,即 1917 年,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贝尔福(Arthur Balfour)公开致信英国罗斯柴尔德勋爵(Lord Rothschild),他是英国罗斯柴尔德党的主要成员,也是犹太社区的领袖。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信中指出,英国政府 "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家园"。该宣言为英国政府提供了主张和统治该国的借口。[203] 新的中东边界是由英国和法国官僚之间的协议决定的。
一支主要由犹太复国主义志愿者组成的犹太军团参加了英国的入侵,该军团由 Ze'ev Jabotinsky 和 Joseph Trumpeldor 组织。该军团还参加了失败的加利波利战役。尼利犹太复国主义间谍网向英国人提供了奥斯曼计划和部队集结的详细情况[204]。
赶走奥斯曼帝国后,巴勒斯坦进入戒严状态。在与奥斯曼帝国停战前不久,英国、法国和阿拉伯敌占区管理局一直管理着该地区,直到 1920 年颁布委任统治令。
十一、巴勒斯坦委任统治
最初几年
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实际上是英国的统治),包括《贝尔福宣言》,于 1922 年得到国际联盟的确认,并于 1923 年生效。外约旦领土也在委任统治范围内,但根据单独的规则,《贝尔福宣言》将其排除在外。英国与美国(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签署了一项条约,美国在条约中认可了委任统治的条款。
贝尔福宣言》于 1917 年 11 月 2 日发表,一周后布尔什维克控制了俄国。这导致了俄罗斯帝国的内战。1918 年至 1921 年间,一系列大屠杀导致至少 10 万犹太人死亡(主要是在现在的乌克兰),另有 60 万犹太人沦为难民。1919 年至 1923 年间,约 40,000 名犹太人抵达巴勒斯坦,这就是所谓的 "第三次大迁徙"。
这一时期的许多犹太移民是社会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者,支持布尔什维克。
这些移民被称为拓荒者(halutzim),他们在农业方面经验丰富或训练有素,建立了自给自足的公社,称为基布兹(Kibbutzim)。
1925 年 4 月 1 日,阿瑟-贝尔福参观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开学典礼。/美国国会图书馆、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法国战胜阿拉伯叙利亚王国后,阿拉伯人独立的希望破灭了,1920 年内比穆萨暴乱期间,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发生冲突,次年又在雅法发生冲突,导致哈加纳地下犹太民兵组织成立。
1924 年至 1929 年间,超过 80,000 名犹太人在犹太复国主义的激励下[214],为逃避波兰和匈牙利的反犹太主义和沉重的贸易税收负担,第四次 "大迁徙 "来到美国,而 1924 年的《移民法案》关闭了美国边境,严格限制了来自东欧和南欧的移民。
俄国前布尔什维克克伦斯基政府圣彼得堡前政委平哈斯-鲁腾贝格在巴勒斯坦建造了第一批发电机。1925 年,犹太机构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希伯来大学,在海法建立了 Technion(技术大学)。1927 年,英国当局推出了巴勒斯坦镑(价值 1000 "米尔"),取代埃及镑成为委任统治地的货币单位。
从 1928 年起,民选的犹太民族委员会(Va'ad Leumi)成为巴勒斯坦犹太人社区(Yishuv)的主要管理机构,其中包括非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随着犹太人社区的发展壮大,犹太民族委员会承担了更多政府类职能,如教育、医疗和安全。经英国允许,Va'ad Leumi 自行征税[216],并为犹太人提供独立服务[217]。
1929 年,在现代犹太教世界上最神圣的地方--哭墙(Kotel)问题上,紧张局势日益加剧,当时哭墙是一条狭窄的小巷,英国人禁止犹太人在此使用椅子或窗帘: 许多朝拜者都是老人,需要座位;他们还希望将男女分开。
耶路撒冷的穆夫提说这是穆斯林的财产,并故意让牛从巷子里穿过。他声称犹太人试图控制圣殿山。这引发了 1929 年 8 月的巴勒斯坦暴乱。主要受害者是希伯伦的(非犹太复国主义的)古老犹太社区,他们遭到屠杀。暴乱导致右翼犹太复国主义者于 1931 年建立了自己的民兵组织--Irgun Tzvai Leumi(国家军事组织,希伯来语缩写为 "Etzel"),该组织致力于对阿拉伯人采取更具侵略性的政策。
战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家园和为巴勒斯坦自决做准备这两项委任统治职能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犹太人移民增加
1933 年,犹太机构与纳粹谈判达成了《哈瓦拉协议》(转移协议),根据该协议,5 万名德国犹太人将被转移到巴勒斯坦。犹太人的财产被没收,作为回报,纳粹允许哈瓦拉组织购买价值 1400 万英镑的德国商品出口到巴勒斯坦,并用来补偿移民。
尽管许多犹太人想离开纳粹德国,但纳粹不让犹太人带走任何钱财,并限制他们只能带两个手提箱,因此很少有人能支付英国的入境税,许多人不敢离开。
该协议备受争议,谈判达成该协议的工党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哈伊姆-阿洛索罗夫于 1933 年在特拉维夫遇刺身亡。英国人利用这次暗杀在犹太复国主义左派和右派之间制造紧张局势。阿洛索罗夫曾是玛格达-里切尔(Magda Ritschel)的男友,几年前她嫁给了约瑟夫-戈培尔。
1933 年至 1936 年间,尽管英国要求提供巨额移民许可,但仍有 17.4 万人抵达英国: 犹太人必须证明他们有 1000 英镑(有资本的家庭),如果他们有职业,则需要 500 英镑,如果他们是熟练工人,则需要 250 英镑。
阿拉起义和白皮书
1936-1939 年阿拉伯人起义期间,犹太人定居点警察监视着内谢尔定居点。/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犹太移民和纳粹宣传促成了 1936-1939 年在巴勒斯坦发生的大规模阿拉伯起义,这次起义主要是民族主义起义,旨在结束英国的统治。犹太自治机构领导人本-古里安(Ben-Gurion)以 "Havlagah "政策应对阿拉伯起义--即自我克制,拒绝阿拉伯人的攻击,以防止两极分化。埃策尔(Etzel)组织为了反对这一政策而脱离了哈加纳。
英国通过皮尔委员会(Peel Commission,1936-1937 年)对起义做出了回应,该委员会建议在加利利和西部沿海地区建立一块纯犹太人的领土(包括转移 22.5 万阿拉伯人的人口);其他地区则成为纯阿拉伯人的地区。两位主要的犹太领导人柴姆-魏茨曼和大卫-本-古里安说服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含糊地批准了皮尔的建议,以此作为更多谈判的基础。 该计划遭到了巴勒斯坦阿拉伯领导层的断然拒绝,他们再次发动叛乱,导致英国人安抚阿拉伯人,并认为该计划不可行而放弃。
魏兹曼在皮尔委员会作证时说:"欧洲有 600 万人......对他们来说,世界被划分为他们无法生活的地方和他们无法进入的地方。"
1938 年,美国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以解决大量犹太人试图逃离欧洲的问题。英国以不讨论巴勒斯坦问题为条件。纳粹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将欧洲的犹太人运往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计划)。事实证明该协议毫无结果,犹太人被困在了欧洲。
由于数百万犹太人试图离开欧洲,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允许犹太人移民,英国决定关闭巴勒斯坦。1939 年的白皮书建议在 10 年内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由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共同管理。白皮书同意在 1940-44 年期间允许 75 000 名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之后的移民需要得到阿拉伯人的批准。阿拉伯和犹太领导人都拒绝了白皮书。1940 年 3 月,英国巴勒斯坦事务高级专员颁布法令,禁止犹太人在巴勒斯坦 95% 的地区购买土地。现在,犹太人只能靠非法移民:(Aliyah Bet 或 "Ha'apalah"),通常由摩萨德 Le'aliyah Bet 和伊尔贡组织。由于没有外来帮助,也没有国家愿意接纳他们,在 1939 年至 1945 年期间,只有极少数犹太人成功逃离欧洲。那些被英国人抓获的犹太人大多被囚禁在毛里求斯。
十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屠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机构致力于建立一支与英军并肩作战的犹太军队。丘吉尔支持这一计划,但英国军方和政府的反对导致该计划被否决。英国人要求犹太新兵的人数必须与阿拉伯新兵的人数相匹配。
1940 年 6 月,意大利向英联邦宣战,并站在了德国一边。一个月内,意大利飞机轰炸了特拉维夫和海法,造成多人伤亡。[238] 1941 年 5 月,为了抵御轴心国计划通过北非发动的入侵,成立了帕尔马赫组织(Palmach)。英国拒绝向犹太人提供武器,甚至在 1942 年 6 月隆美尔的军队穿过埃及(意图占领巴勒斯坦)时也是如此,而 1939 年的白皮书导致巴勒斯坦出现了一个犹太复国主义领导层,他们认为与英国的冲突不可避免。战争期间,有 3 万名巴勒斯坦犹太人和 1.2 万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加入了英国军队。1944 年 6 月,英国同意组建一支犹太旅,在意大利作战。
全世界约有 150 万犹太人在盟军的各个部门服役,主要是在苏联和美国军队。仅在苏联军队中就有 20 万犹太人牺牲。
一小群犹太人(约 200 名积极分子)致力于抵抗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他们脱离了埃策尔组织(该组织主张在战争期间支持英国),成立了由阿夫拉罕-斯特恩领导的 "莱希"(斯特恩帮)。 [243] 1942 年,苏联从古拉格集中营释放了修正主义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梅纳赫姆-贝京,他前往巴勒斯坦,指挥埃策尔组织,推行加强与英国冲突的政策。大约在同一时间,伊扎克-沙米尔从英国未经审判就关押莱希活动分子的厄立特里亚集中营逃了出来,指挥莱希(斯特恩帮)。
中东的犹太人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1941 年,伊拉克发生亲轴心国政变,同时发生了屠杀犹太人的事件。犹太人机构制定了在隆美尔入侵巴勒斯坦时进行最后抵抗的计划(纳粹计划消灭巴勒斯坦的犹太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39 年至 1945 年间,纳粹在地方武装的协助下,有计划地杀害了欧洲所有犹太血统的人(大屠杀),造成约 600 万犹太人死亡。其中四分之一是儿童。波兰和德国的犹太社区在定义 1945 年前的犹太世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大多已不复存在。
在美国和巴勒斯坦,欧洲血统的犹太人与他们的家庭和根断绝了联系。由于大屠杀主要影响的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原本属于少数的塞帕拉迪和米兹拉希犹太人在犹太世界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那些在中欧幸存下来的犹太人成为了流离失所者(难民);为研究巴勒斯坦问题而成立的英美调查委员会调查了他们的抱负,发现 95% 以上的人希望移居巴勒斯坦。
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温和的亲英派(英国公民)魏兹曼(其子在皇家空军服役时牺牲)因英国的反犹太复国主义政策而受到损害。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领导权移交给了巴勒斯坦犹太自治机构,该机构现在由大卫-本-古里安领导的反英社会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党(马帕伊党)领导。
十三、犹太人非法移民和叛乱
战争严重削弱了大英帝国的实力。在中东,战争使英国意识到自己对阿拉伯石油的依赖。英国公司控制着伊拉克的石油,英国统治着科威特、巴林和阿联酋。VE 日之后不久,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虽然工党会议多年来一直呼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但工党政府现在决定维持1939年白皮书的政策。
1945 年 7 月 15 日,布痕瓦尔德幸存者抵达海法,被英国人逮捕。/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非法移民(Aliyah Bet)成为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的主要形式。在欧洲各地,由前游击队员和犹太区战士组成的组织 Bricha("逃亡")将大屠杀幸存者从东欧偷运到地中海港口,在那里,小船试图突破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封锁。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开始从陆路进入巴勒斯坦。尽管英国竭力遏制移民,但在 14 年的 Aliyah Bet 期间,仍有超过 11 万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口已增至总人口的 33%。
为了赢得独立,犹太复国主义者开始与英国人展开游击战。主要的犹太地下民兵组织哈加纳(Haganah)与埃泽尔帮(Etzel)和斯特恩帮(Stern Gang)结成联盟,称为犹太抵抗运动(Jewish Resistance Movement),与英国人作战。1946 年 6 月,在 "桥之夜 "等犹太人破坏活动之后,英国发动了 "阿加莎行动",逮捕了 2700 名犹太人,其中包括犹太机构的领导层,该机构的总部遭到突袭。被捕者未经审判即被关押。
1946 年 7 月 4 日,波兰发生大规模大屠杀,导致大批大屠杀幸存者逃离欧洲前往巴勒斯坦。三周后,伊尔贡爆破了耶路撒冷大卫王酒店的英军总部,炸死 91 人。在爆炸发生后的几天里,特拉维夫实行了宵禁,超过 12 万名犹太人(占巴勒斯坦犹太人口的近 20%)受到警方盘问。在美国,国会批评英国对局势的处理,并考虑推迟对英国战后恢复至关重要的贷款。
1945 年至 1948 年间,有 10 万至 12 万犹太人离开了波兰。他们的离开主要是由波兰的犹太复国主义活动家在半秘密组织 Berihah("逃离")的保护下组织的。
十四、联合国巴勒斯坦分治计划
联合国巴勒斯坦分治计划,1947 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1947年4月2日,联合王国请求由联合国大会处理巴勒斯坦问题。[257] 联大设立了一个委员会,即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UNSCOP),负责就 "巴勒斯坦问题 "提出报告。
主要的非犹太复国主义东正教犹太(或哈里迪)党派 Agudat Israel 向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建议,在与本-古里安就未来的犹太国家达成宗教现状协议后建立一个犹太国家。该协议允许一定配额的犹太神学院(宗教神学院)学生和所有正统派妇女免服兵役,规定安息日为国家周末,保证政府机构提供犹太食品,并允许正统派犹太人保持独立的教育系统。
该计划还要求英国在 1948 年 2 月 1 日之前允许犹太人 "大量 "移民。
英国和联合国安理会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执行决议提出的建议,英国继续扣留试图进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英国担心分治会严重破坏英阿关系,因此在第 181(II)号决议通过到英国委任统治结束期间,拒绝联合国代表进入巴勒斯坦。然而,英国继续在塞浦路斯扣留(以前是非法的)"战斗年龄 "的犹太移民及其家人,直到 1949 年 3 月。
内战
1948 年 4 月,前往被围困的耶路撒冷的补给车队。/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大会的投票结果引起了犹太社区的喜悦和阿拉伯社区的愤怒。双方之间爆发了暴力冲突,并升级为内战。
从 1948 年 1 月起,随着一些阿拉伯解放军团在巴勒斯坦境内的介入,行动变得越来越军事化,他们各自活跃在不同沿海城镇周围的不同地区。Abd al-Qadir al-Husayni 带着几百名圣战军士兵从埃及赶来。在招募了几千名志愿者后,他组织了对耶路撒冷 10 万犹太居民的封锁。到 3 月,哈加纳几乎所有的装甲车辆都被摧毁,封锁全面展开,数百名试图将物资运入城内的哈加纳成员被杀害。
来自海法、雅法和耶路撒冷的城市中上层阶级或犹太人聚居区的多达 10 万名阿拉伯人撤离到国外或向东撤离到阿拉伯中心。另一方面,英国于1948年2月7日决定支持外约旦吞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部分。
1948年大卫-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独立。/以色列外交部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大卫-本-古里安重组了哈加纳部队,并规定征兵为义务兵。全国所有犹太男女都必须接受军事训练。由于果尔达-梅厄从美国的同情者那里筹集到资金,加上斯大林决定支持犹太复国主义事业,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代表得以在东欧购买重要的武器。
本-古里安让伊盖尔-亚丁(Yigael Yadin)负责策划阿拉伯国家宣布的干预行动。他的分析结果就是 "达莱特计划",在该计划中,哈加纳从防御转为进攻。该计划试图通过征服混合区来建立犹太人领土的连续性。太巴列、海法、萨费德、贝桑、雅法和阿克里相继沦陷,导致 25 万多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逃亡。
1948 年 5 月 14 日,在最后一支英国军队离开海法的当天,犹太人民委员会在特拉维夫博物馆集会,宣布在以色列东部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即以色列国。
十五、以色列国
阿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
阿夫拉罕-阿丹(Avraham Adan)升起六角星旗,标志着 1948 年阿以战争的结束。/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新国家宣布成立后,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和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两位超级大国领导人立即承认了这个新国家。Palmach、Etzel 和 Lehi 被要求停止独立行动,加入以色列国防军。
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埃及、外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拒绝接受联合国的分治计划,并宣布整个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享有自决权。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开进了直到前一天还是英国委任统治地的巴勒斯坦,第一次阿以战争由此爆发。
在犹太国最初丧失领土之后,局势转而有利于以色列,他们将阿拉伯军队击退到拟议中的阿拉伯国家边界之外。到 11 月,以色列人、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之间达成了脆弱的停火协议。12 月 1 日,阿卜杜拉国王宣布外约旦与约旦河以西的阿拉伯巴勒斯坦合并;只有英国承认这一吞并。
1949 年绿线。/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以色列与埃及(2 月 24 日)、黎巴嫩(3 月 23 日)、约旦(4 月 3 日)和叙利亚(7 月 20 日)签署了停战协定,确立了非军事化的绿线。阿拉伯国家不承认这些边界为国际边界。
宣布停火后,英国释放了仍关押在塞浦路斯的 2000 多名犹太人,并承认了以色列国。1949 年 5 月 11 日,以色列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在以色列 65 万人口中,约有 6000 名男女在战斗中丧生,其中包括 4000 名以色列国防军士兵(约占总人口的 1%)。根据联合国的数字,在1947年至1949年期间,有72.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或被以色列人驱逐。
十六、独立后
1948-1955: 本-古里安一世;沙雷特
以色列议会有 120 个席位,最初在特拉维夫举行会议,1949 年停火后迁至耶路撒冷。1949 年 1 月,以色列举行了首次选举。社会主义-犹太复国主义政党马帕伊(Mapai)和马帕姆(Mapam)赢得了最多的席位(分别为 46 席和 19 席)。马帕伊的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被任命为总理,他组建了一个联盟,其中不包括效忠苏联的斯大林主义马帕姆党(另一个斯大林主义政党,非犹太复国主义的马基党赢得了 4 个席位)。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为它表明以色列不会加入苏联集团。
以色列议会选举查伊姆-魏兹曼为以色列首任总统(主要是礼仪性的)。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成为新国家的官方语言。所有政府都是联合政府,没有一个政党在议会中赢得过多数票。
从 1948 年到 1977 年,所有政府都由工党的前身马帕伊党和结盟党领导。在那些年里,最初由大卫-本-古里安领导的工党犹太复国主义者主导了以色列的政治,经济主要按照社会主义路线运行。
在三年内(1948 年至 1951 年),移民使以色列的犹太人口翻了一番,并给以色列社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277][278] 在此期间,共有 70 万犹太人在以色列定居。约有 30 万犹太人来自亚洲和北非国家,是犹太人从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大迁徙的一部分。其余移民来自欧洲,包括来自东欧的 27 万多人,主要是罗马尼亚和波兰(各超过 10 万人)。几乎所有的犹太移民都可以被称为难民,但只有 13.6 万从中欧移民到以色列的犹太人有国际认证,因为他们属于盟国登记的二战后流离失所的 25 万犹太人,他们生活在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流离失所者营地。
1950 年,以色列议会通过了《回归法》,赋予所有犹太人和有犹太血统的人(犹太祖父母)及其配偶在以色列定居并获得公民身份的权利。同年,在 "魔毯行动 "中,5 万名也门派犹太人(99%)被秘密空运到以色列。1951 年,伊拉克犹太人获得临时离境许可,在 "以斯拉和尼希米行动 "中,12 万犹太人(超过 90%)选择移居以色列。犹太人还逃离了黎巴嫩、叙利亚和埃及。到 60 年代末,约有 50 万犹太人离开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二十年间,约有 85 万犹太人从阿拉伯国家(99%)迁往以色列(68 万)、法国和美洲。
犹太人留下的土地和财产(大部分位于阿拉伯城市中心)仍存在一些争议。如今,约有 9000 名犹太人生活在阿拉伯国家,其中 75% 生活在摩洛哥,15% 生活在突尼斯。他们在这些国家留下了大量资产,价值约 1 500 亿美元的商品和财产(未扣除通货膨胀因素)。
1952 年,梅纳赫姆-贝京在特拉维夫向反对与德国谈判的群众示威游行致辞。/以色列国家照片集、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1948 至 1958 年间,以色列人口从 80 万增至 200 万。在此期间,食物、衣服和家具都必须配给,这就是后来的 "紧缩时期"(Tkufat haTsena)。移民大多是身无分文的难民,许多人被安置在被称为 ma'abarot 的临时营地。到 1952 年,超过 20 万移民居住在政府搭建的帐篷或预制棚屋中。以色列从国外(主要是美国)的私人捐款中获得了财政援助。[287] 新国家的财政压力导致本-古里安与西德签署了一项有争议的赔偿协议。在以色列议会辩论期间,约有 5000 名示威者聚集,防暴警察不得不封锁了议会大楼。
1949 年,以色列对 14 岁以下的所有公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现在,国家为犹太复国主义党下属的教育系统和哈里迪-阿古达特-以色列(Haredi Agudat Israel)党创建的新机构提供资金。另外还成立了一个机构,为剩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口提供教育。现在,各主要政党竞相争取移民加入其教育系统。政府禁止现有的教育机构进入过渡营,并试图强制推行统一的世俗社会主义教育[289],由 "营地管理者 "控制,他们还必须为移民提供工作、食物和住房。教师试图强迫正统的也门派儿童采用世俗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教师剪掉也门派儿童侧卷发的许多事例。也门派儿童事件导致以色列进行了第一次公开调查(弗罗姆金调查),[290] 联盟瓦解,并于 1951 年举行了选举。
以色列现代史的动荡不安持续到现在........
2022年选举后,内塔尼亚胡得以在利库德集团、沙斯集团、犹太教联合托拉党、犹太复国主义宗教党、奥茨马·耶胡迪特和诺姆等联盟的领导下重新当选总理关于股票的股票,这被称为该国历史上最右翼的政府。[389]在2023年7月入侵杰宁等军事行动以及巴勒斯坦政治暴力的推动下,政府监督了以巴冲突中暴力事件的增加,2023年的死亡人数是2005年以来冲突中最高的。
犹太人以色列耶路撒冷英国巴勒斯坦发布于:浙江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